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这里曾经是工业重镇,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工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老厂逐渐停产搬迁,留下了大量闲置的厂房。近年来,杨浦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号召,将废旧厂房变身为创意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质,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杨浦老厂的历史背景
杨浦区曾是上海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如上海制皂厂、上海电站辅机厂等知名企业。这些老厂承载着上海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废旧厂房变身创意空间的必要性
- 文化传承:老厂房作为工业遗存,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将其转变为创意空间,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
- 经济发展:创意空间能够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城市更新:废旧厂房的改造利用,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三、杨浦老厂变身创意空间的案例
1. 上海制皂厂空间改造
上海制皂厂始建于1923年,曾是远东第一制皂厂。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结构,通过增加水池之间管道和上人景观屋面,重新确定了水池的再利用方式。室内设计团队围绕制皂主题,注入以制皂主题为核心体验内容的叙事线,结合新媒体手法,呈现了制皂主题的魔幻意象室内空间。
2. 电站辅机厂驿站
电站辅机厂驿站位于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通过保留工业遗存外形结构,辅以三组颜色,寓意着百年传承,更昭示着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焕发出的新生机新活力。驿站内部装饰以电站辅机厂原有的三角形图案装饰玻璃窗和圆形图案金磨石地面,透出浓浓的历史风情。
3. 十方·东进社
十方·东进社位于中河街道福明南路与春园路交汇处,原为中河街道的工业重地。改造后,十方·东进社成为城市精英的轻奢美学创意空间。在保留老厂房的整体结构和框架的前提下,通过脱胎换骨的设计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原建筑内外部空间功能,满足企业的办公需求。
四、废旧厂房变身创意空间的注意事项
- 了解旧厂房的结构:每个年代对房屋的建造材料或工艺有所不同,对原厂房的结构充分认识,才能结合经验来改造其功能。
- 考察厂房的残缺和腐蚀状况:仔细检查墙体、柱、梁等构件,避免出现构件削弱强度或丧失承重力的现象。
- 了解旧厂房设计标准:了解设计标准,确保改造后的建筑满足现行规范。
- 对旧厂房进行初步鉴定:请专业机构对废弃工厂进行全面检测,为改造提供可靠信息。
五、结语
杨浦区废旧厂房变身创意空间的实践,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老厂将焕发新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